茅台简介
历史起源
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茅台酒兴旺于清代,1862年,华联辉在茅台开办"成裕酒房",使茅台酒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这个时期具有特色的"茅春"、"茅台烧春"、"回沙茅酒"等产品因赤水河航运的发展和川盐入黔等因素而美名远扬。
早期三大烧房
- 成义烧房(原成裕酒房,1862年)
- 荣和烧房(1879年)
- 恒兴烧房(1929年)
国际荣誉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茅台酒被评为世界名酒,获得金奖和奖章,从此蜚声中外,被称为世界三大名酒之一。
发展历程
仁怀县人民政府将三大烧房国有化,成立"贵州省专卖事业管理局仁怀茅台酒厂"
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更名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国有股权由贵州省财政厅持有
当前规模
集团公司下设:
- 全资子公司:贵州茅台习酒有限责任公司
- 控股公司:
- 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
- 贵州茅台啤酒有限责任公司
- 参股公司:贵州茅台酒厂技术开发公司
企业成就
- 国际金奖十四次
- 第一至第六次白酒评比会均获第一名
- 年产能力达4000多吨
- 产品远销欧亚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被评为国家特大型企业
- 全国白酒行业国家一级企业
- 全国优秀企业(金马奖)
- 全国企业管理杰出贡献奖
重大事件
技术沉淀
资讯分发
内容创作
全球化
社区&短视频
历任董事长

张德芹
基层成长的管理者
老茅台人,从基层成长,推动茅台在技术创新和管理上持续发展。

丁雄军
2025年1月2日 接受调查创新推动者
推出茅台1935、i茅台电商平台等创新举措,推动茅台业绩增长。

高卫东
2024年2月2日 判处无期徒刑改革探索者
推出"拆箱令"等控价措施,但引发争议,任期较短。

李保芳
文化推动者
提出"文化茅台"概念,推动茅台成为千亿级企业,整顿内部管理,稳定价格体系。

袁仁国
营销创新者
提出"国酒茅台"概念,建立强大营销体系,推动茅台市值和销量大幅提升。

季克良
上市功臣
带领茅台上市,提出"香型"概念,推动产量突破万吨,是茅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人物。

邹开良
改制推动者
推动茅台酒厂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搭建销售网络,使茅台成为白酒行业唯一的全国特大型企业。

周高廉
扭亏为盈的改革者
在茅台亏损时期接任,调整产品结构,推行"经济责任制",实现茅台酒厂首次盈利。

张兴忠
茅台酒厂的始创人
作为茅台酒厂的始创人,奠定了茅台酒的基础,推动其成为"国家名酒"。
估值分析
市盈率(TTM)
市净率
股息率
白酒术语
茅台酒十项酿制工艺规范
一个基酒生产周期
一个基酒生产周期
两次投料,两次发酵
两次投料,两次发酵
三种典型体
酱香、醇香、窖底香
四十天制曲发酵
四十天制曲发酵
五月端午踩曲
五月端午踩曲
六个月存曲
六个月存曲
七次取酒
七次取酒
八次加曲
八次加曲
九次蒸煮
九次蒸煮
十项独特工艺
高温制曲、高温堆积、高温摘酒;轮次多、用粮多、用曲多;出酒率低、糖化率低;长期储存,精心勾兑
酱香型
白酒香型的一个类别,属大曲白酒类。其酒体风格特征为:微黄透明,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后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
踩曲
将粉碎后的小麦按一定工艺处理后,铲进专用模具,踩曲工快速抖动双腿,上下翻腾,将之制成一个中间高、四边低、松紧适宜的"龟背形"曲块。
酒醅
经过蒸煮,已经发酵的酿酒原料。
上甑
把发酵好的酒醅装到蒸馏用的甑桶里的过程。讲究轻、松、薄、匀、平、准,见汽压醅。
下窖
借助簸箕或手推车等工具,将拌和、发酵好的堆积糟醅(上甑后的酒醅叫糟醅)倒入窖池内。
摊晾
糟醅出甑后,在晾堂均匀摊开、翻拌冷却的过程。
堆积
摊晾之后的糟醅,加入大曲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收起来堆在晾堂里,堆成一座半球状的小山。是茅台酒固态发酵的重要工艺环节之一。
下沙/造沙
每年在重阳节前后的第一次投料生产叫下沙。下沙后一个月,开始每年的第二次投料生产,用一半的生沙,取一半第一轮窖内发酵好的熟沙拌和蒸馏,称为造沙。
尾酒
蒸馏取酒时,最后流出的白酒被称为尾酒。
勾酒
将茅台酒中不同香型、不同轮次、不同酒龄、不同等级的基酒进行合理配比,让酒体达到特定的口味、口感和香气效果。
茅台图集

茅台镇之夜
来源:「茅台传」-吴晓波
红缨子高粱
来源:「茅台传」-吴晓波
杨柳湾古井
来源:「茅台传」-吴晓波
季克良工作证
来源:「茅台传」-吴晓波
茅台酒获奖证书
来源:「茅台传」-吴晓波
茅台酒上市广告
来源:「茅台传」-吴晓波